You are not logged in.
Pages: 1
FKK 是德文 Freikorperkultur 的簡稱,譯為「在露天做裸體運動,進行裸體日光浴」。國內出版的德語課本裡曾羞答答地翻譯為「天體文化」,也許這樣顯得文明高雅,不會讓人胡思亂想吧,記得當年我看到這個解釋時,還以為是與牛頓三大定律有關呢。
裸體文化在德國的形成,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葉。當時的德國民富國強,眾安道泰,達到小康後的中上層市民開始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,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營養,服裝,住房,健康和身體保養,這就是有名的「新生活運動 (Lebensreformbewegung)」。
1893 年海因裡希·普都爾 (HeinrichPudor) 出版了《裸體人,未來的歡呼》一書,提出只有正視人類的軀體,才具有真實的道德觀。呼籲大家返回大自然,充分享受那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。1905 年第一份裸體文化期刊 -《美麗》(Schonheit) 在柏林問世,從此裸體文化在柏林,漢堡,漢諾威等大城市流行起來。
人們紛紛加入裸體文化俱樂部,在山間原野,湖邊河畔赤裸著身體,全方位地盡情地迎著陽光奔跑,打球和做體操;泳裝也越做越省布料。1919年 Freikorperkultur 成為這一運動的專用詞,普都爾也被追隨者推崇為裸體文化之父。
1933 年希特勒上台,嚴格禁止裸體文化。二戰後美國的比基尼泳裝曾試圖登上歐洲大陸,遭到教會的強烈抵制。直到 60 年代中期,隨著經濟的好轉,大家都希望徹底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,享受生命,提高生活質量;再加上美國避孕藥研制成功的推波助瀾,在歐洲,尤其在青年學生中開始了性解放運動。
戰後迷茫的一代通過奇裝異服,離家出走,群居和赤裸奔跑來探尋生命的意義及生存方位。女青年們為了消滅性別歧視,爭取平等地位,於 70 年代末推出了轟轟烈烈的「上裸潮 (Oben-Ohne-Welle)」運動。
女大學生們赤裸著上身,坦然地出現在公共場所和大學課堂上。曾有幸聽到我們教授回憶起這段難忘的往事:「目」浴在一片波濤洶湧的春海中當然很愉快喲,可惜結果是幾門功課要補考。大腦缺血,注意力能集中嗎?幸好不多久女同學們改變了鬥爭方式,否則如今教授也當不上了。」看他兩眼發亮,一副「回光返照」的模樣,忍不住開起了玩笑:「不至於吧?我們中國還有「熟視無睹」一說呢。教授的經驗對心儀之物是不可能熟視無睹的,別說看到,光想想就會心潮澎湃。回家查了成語詞典,果然古人「熟視無睹」的乃「泰山之形」也。
儘管教會反對,80 年代起 FKK 在德國已成為一種被人們接受的生活方式,城市鄉村都在林中湖畔劃出專門場所,讓 FKK 愛好者隨心所欲,一展天容。
不過如果超出這個指定範圍,警察是要干預的。在慕尼黑的英國公園 (EnglischerGarten) 裡就有一塊 FKK 愛好者的領地,一年四季只要有陽光,哪怕冰天雪地,也會有勇敢者出現。經常是大學生們三三兩兩躺在自帶的草席或露營用的卷墊上,看書或聊天,俄而也托托排球,拋拋飛碟動動筋骨。
因公園是旅游風景區,所以游客們可以坦然地在此穿梭往來,一飽眼福。但是一定要牢記,不能隨便拍照,未經許可而拍照屬於侵犯人權。如今人人懷揣手機,報警方便,也許您正為偷拍到天姿而暗暗得意時,一轉身卻發現警察已在候著您啦,讓您插翅難飛。
有的浴場由 FKK 俱樂部管理,非會員和不願脫衣者一概免進。一到夏天,這些浴場就活躍起來,人們開著房車來到湖邊安營扎寨,享受著赤條條、無牽無掛的自然美。會員多是中老年,青少年很少,頗有青黃不接、後繼無人的煩惱。
原因有三:一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更樂意在家與電腦為伴;其次青少年追求品牌服裝,光溜溜的大家都一樣,那還叫酷嗎?再就有的因不適應發育期身體的變化,羞於暴露自己。會員們喜歡這裡環山繞水的自然景色,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可親。物質社會裡價值觀念和衡量標準在這裡是行不通的,誰也不能因多了幾斤贅肉就顯得趾高氣揚,高人一等。
談到裸體,有的因從小就隨父母參加 FKK,認為這很正常;還有的以前因身材不如時裝模特兒或電影明星而郁郁不歡,有機會看到大多數很普通的身體後,自卑情結消失,並勇於展現自己。大家都認為,十幾天後再回到文明社會,真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服裝的累贅呢。
沒想到吧,FKK 還兼帶心理治療呢。一兩年前,有位英國女大學生一直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,平日沉默寡言,某日突然裸體奔跑在開賽前的足球場上,全場嘩然,肇事者被糾察請出會場。事後這位女大學生如脫胎換骨,變得熱情開朗,自信心大增,各種時裝都敢往身上套。在這兒不是要鼓動大家標新立異,尋求刺激,而是希望能正視人類與生俱來的一些生理心理需求,從而因勢利導。如此看來,在中國允許FKK之前,我們的公共浴室還不能淘汰呢。
七月的某個星期天,陽光燦爛,微風拂煦,我和先生散步來到縱穿慕尼黑的伊莎 (Isar) 河邊。在有名的「福老喝啤酒園 (FlaucherBiergarten)」附近也開辟了一片 FKK 場地,這裡是自然風景區,人們可以隨意往來,旺季時有醫護人員坐鎮,以防不測。
我們站在伊莎河支流的小橋上,橋下景色一覽無餘。只見大多數赤裸,少數著泳裝的也只是遮住三點中的一點,皮膚都曬成了印地安人的棕色。或單個,或結伴,東一撮,西一堆,遠遠看去,就像小時候大院裡家家戶戶曬的老腌菜。年輕小伙子仗著皮厚肉實,鋪上條浴巾,就大大咧咧地直接躺在發燙的鵝卵石或青青的草地上;相比之下婦女和有把年紀的則很會善待自己,不怕麻煩地從家中搬來折疊床或折疊椅,舒舒服服地追逐著陽光。
因室內健身器材的普及,人們已不熱衷於在露天伸胳膊踢腿了,如今的 FKK 主要是日光浴,間或游泳和戲水。學齡兒童在清澈見底的齊腰深小溪裡拋著皮球,打著水槍;花白老人互相攙扶,小心翼翼地在光滑的鵝卵石上挪動,一步三顫抖;成雙結對的伴侶們,溫柔地把防曬油抹向對方,充滿愛意;在一米五左右高度的人工瀑布前擠滿了嬉笑跳躍的毛頭小伙子,不必細究了,肯定如我們教授當年一樣,心潮澎湃著呢。
有些打持久戰的家庭,帶上桌椅板凳,燒烤用具,把整箱啤酒飲料冰在小溪裡,直享受到太陽公公下班。俄而也看到一兩家穆斯林小家庭出現在曬太陽的隊伍中,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,想必已是很開明的了,不過裹著頭巾穿著長裙的媽媽在一片肉海中顯得很突兀。
著泳裝的穆斯林爸爸帶著同樣穿著小短褲的四五歲兒子在湖邊戲水,而全裹媽媽坐在河邊觀看,兒子不時地跑回媽媽身邊,給媽媽新撿到的鵝卵石,媽媽微笑地接過,兒子似乎想拖媽媽下水,媽媽巋然不動,那邊爸爸發現新寶貝,兒子又急急忙忙跑去。一會兒父子倆回到媽媽身邊坐下,媽媽替兒子擦去臉上的水珠,給倆男子漢遞上飲料。估計再過一兩代,保守的穆斯林也會融入西方文化之中了。
過往的行人都會駐足在湖邊或橋上觀賞一番,以男士居多。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,男同胞看到新款汽車還目不轉睛呢,更何況 . . . 不過要看就是很自然大方地看,如同去博物館欣賞藝術品。歐洲人從古羅馬,古希臘起就崇尚健美,當時的通幣大多印著花鳥或青年男女健美畫像,不像與之同時代的秦朝貨幣,光禿禿的只刻「半兩」二字,多無趣。德國從小學起就注重從語言,動作,思維方式等方面「展現自己」的培養,鼓勵大家積極參與,而不是刻意追求完美。其實只要有足夠的自信心,每只醜小鴨都能變成天鵝。
那些參加 FKK 的都具有被注視的心理準備,被人注目不但不會生氣,如同藝術家看到觀賞者在他的作品前流連忘返,得意還來不及呢。如果看的人兩眼發直,下巴脫落,藝術品會幽默地來聲「謝謝」,好心地把崇拜者出竅的靈魂替他放回去。
2005.09.06 中新網
Offline
Pages: 1